什麼是跨境電子商務?

2025-03-17

什麼是跨境電子商務?簡單 來說,就是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台達成交易、進行 支付結算行,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目前,台灣在中國大陸的淘寶網大量的以個人的方式,進行跨境交易,將 低廉物品引入台灣,再進行銷售和分銷。根據《商業週刊》(2013年3月 )的報導指出:「台灣最大社群網站批踢踢團購板,8成都關於淘寶團購 ,一天至少100篇開團文章,每團30到50人,且幾乎都會成團。一年估計 就有109萬人次,透過淘寶買東西,這些「隱形大軍」數量龐大,都不在 淘寶統計範圍

不過,台灣要將好的商品賣 到中國大陸,卻有許多障礙或不清楚地方,須要一一克服及釐清。特別是 ,兩岸跨境電商在稅率、通檢、通關等措施上,多數台灣電商常是不清不 楚。以下是筆者,參訪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管理委員會,拜會對方 代表與相關部會人員後,整理的心得,提供參悉:

跨境電商,值得台灣電子商 務業者關注的焦點在於?
Ans:2013年12月28日,上海跨境貿 易電子商務試點正式啟動。很多台灣電子商務業者不懂大陸快遞,究竟與 現行中國大陸對台灣的電子商務有何不同?其實,跨境電商進口端關注的 焦點是在「快速通關、通檢、結匯退稅」三方面的政策內容。

目前中國大陸跨境電商,業 務試點城市有哪些?
Ans:跨境電商進出口綜合業務試點的城市目前只有6個:分別是 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以及廣州。

中國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最 大好處是?
Ans: 其實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最大好處不是「減稅優惠」上,而是可以「更快 速通關」,將原本可能需要14天才能將從台灣到大陸的商品,縮短成5天 內就可以讓消費者拿到。

中國跨境電商推出「行郵稅 政策」,真的比現行跨境電商稅法更優惠嗎?
Ans:不會,中國會課徵的稅ㄧ樣不 會少,只是名詞變了且通關+檢驗手續簡單快速多了。
例如:原先綜合稅負主要有三個項目 (1)一般貿易進口的關稅+(2)增值稅+(3)消費稅。目前以上海跨境電商試點 所推動的,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可以「行郵稅」辦理,稅負綜合計算後,其 實課徵的稅多數相差不大。

跨境電商的稅法如何計算, 可否舉例? Ans:你的商品透過跨境電商的方式要賣到中國大陸,稅負最 主要有三項:

(1)進口稅:10%-20%(注意 :進口稅會因品類不同,稅率也不同。如果是化妝保養品則要50%。食品 進口稅平均課徵10%)。也就是說,你進口的成本報價是100元,進口稅 如以10%計算即是:10元。

(2)增值稅:17%。你的賣出 價300元。增值稅(商品及服務稅)就是:51元。

(3)消費稅:25%。消費稅的 計算方式: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額×該應稅消費品適用的比例 稅率

例如:你的銷售總額是300 萬元,則應納稅額是25%,實際應繳納消費稅是70萬元。

而目前施行所謂的「行郵稅 」:則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的進口稅。它也恰 恰是中國在推展電子商務“跨境通”得以推進並形成價格優勢 的重要原因。

行郵稅的計算,進口中國大 陸採跨境電商的商品,稅率真的比較省嗎?
Ans : 沒有比較省,只是省掉通關上一一檢驗的麻 煩。行郵稅稅率10%~50%。一樣得按照不同的產品,分10%、20%、30% 和50%四檔。雖然「行郵稅」感覺省下「進口稅」的部分,事實上,增值 稅和消費稅一樣不能少,所以能少繳稅額其實不會少太多(得仔細計算) 。只是透過「行郵稅」的方式,因是以「個人物品」方式申報,可省去進 口時一一檢驗商品的麻煩,採取事前備案「快速通關」模式,因此對於進 入中國的跨境電子商務買賣商品,較為快速且便利。但要課徵的稅,一樣 不會少。

上海準備開通「一般出口模 式」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主要的好處或差異是?
Ans:據報導,相比於規模較小的進 口模式,接下來上海於 2014
年下半年預計施行規模更大的「一般出口模式」,將為中小型 電商或貿易商出口商品給境外消費者提供更大便利。

例如:「一般出口模式」重 點解決以快件或郵件方式通關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中存在的難於結匯及出 口退稅等問題,對出境貨物按照「清單核放+彙總申報」方式實施監管服 務。

過去從事出口貿易,一些中 小型電商多放棄常規的貿易出口報關程式,而是將商品作為個人物品,以 快件或郵寄的方式通關,這樣做是為了節省商品件數過多形成的報關成本 ,但物流時效難以保證,也無法享受到出口退稅政策的優惠。

小結:根據筆者瞭解,台灣 通過跨境電商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入大陸市場,尚不多。主 要原因有三:

中國大陸市場電商銷售掌握 度不足。因此,如有進軍中國市場也多選擇授權「在地代營銷」的企業進 行銷售。

沒有足夠資金,仍是大門檻 。台灣貨物運用跨境進了中國大陸,如果在其電子商務平台做銷售,沒有 足夠資金投入網路廣告,在沒有流量下銷售成績自然不會理想。例如: 2014年6月,台灣東森集團操作的東森嚴選天貓海外旗艦店宣布暫停運營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台灣好商品卻無從獲得大量流量,終告失敗。

台灣多數中小企業仍是對中 國大陸電商市場一直處於摸索期,無實際到中國落地運營或在地深耕,導 致目前仍少成功案例可循

本文出自SmartM,作者為達 摩媒體執行長許景泰

歡迎來電洽詢
TEL ➲ 04-22512282
Line ➲ 0986127389